设为首页 | 帮助中心 | Rss 网站首页 | 登录 | 注册 | 爆料QQ:165687462 24小时全国热线:400-664-0084
重庆首页 >> 商业 >> 正文

民企抱团三年考 如何盈利让人愁

时间:2015/5/7 0:00:00来源:重庆在线 编辑:admin
分享到:
  重庆首个医药民企 “抱团公司”怎么了?

  商报记者 张凯 孙琼英 严薇

  从2012年底开始,重庆民营企业出现抱团热潮,先后成立了数十个大型民营联合体。昨日,本报报道了重庆首个医药民企抱团公司遭遇股东大规模退出的消息。那么,除此之外,其他的民营联合体运作得如何?他们运作的项目是否已开始盈利,成长中又面临哪些烦恼?

  昨日,商报记者随机调查采访了我市10个民营企业抱团联合体,包括渝商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渝商集团)、民商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民商集团)、重庆南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夏川商”系列企业集团、重庆市绿化产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鲁商投资有限公司、重庆沙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涪商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火锅产业投资集团、重庆市巴南区总商会利泽投资有限公司。其中,半数民营联合体表示,目前仍处于投入期,还难盈利。而高管人才缺乏、股东意见难调和、项目难寻等成为制约民企抱团发展的三大主要瓶颈。

  记者调查

  数据 10个样本半数难盈利

  据市工商联数据,自2012年以来,我市注册资金1亿元以上、股东数在6个以上的民营抱团企业已增至21家,涉及14个区县、5个商(协)会,股东共计633人,注册资本总额达212亿元。其中,不乏“航母级”企业。如2013年2月成立的渝商投资集团,注册资本达30.8亿元。2013年底成立的民商集团注册资本超33亿元。

  重庆市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彭光远介绍,我市民企抱团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投资领域较多,主营业务涉及金融、制造、地产、旅游园林等众多领域。那么,这些民营联合体运作得如何?在商报记者采访过程中,这些民营联合体均表示,已经有不少项目在运作。

  重庆市四川商会会长刘达平介绍,由四川商会会员发起成立的3家“华夏川商”品牌企业注册资本合计达到43亿元。其中,华夏川商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已经为100多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服务。而重庆绿投集团则承接了数亿元的兰州新区园林等基础设施项目。此外,渝商集团也有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等项目正在推进中。

  尽管如此,盈利仍是民营联合体的一大难题。记者采访的10个样本中,半数民营联合体表示,仍处投入期,还难言盈利。

  “注册资金较大,短时间盈利不太现实。”刘达平介绍,以“华夏川商”系列企业集团为例,预计投入期是2~3年。另一大型抱团企业高管也透露,成立时间短,加之经济大环境较疲软,很多抱团企业仍处于投入阶段,甚至还没找到可盈利的项目。

  案例点击

  成功 找准切入点运营首年盈利

  “民企抱团,找准时机和团队,想赚钱并不难。”昨日,民商集团董事局主席王金山表示,民商集团于2013年最后一天正式揭牌营业。截止到2014年底,实现当年营运、当年盈利、当年分红。收益远超年初目标,且利润水平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据民商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股东表示,他在民商集团当年的投资回报率达到了20%。

  这么亮眼的成绩,民商有何绝招?王金山表示,首先,业务选择要看准领域。他指出,2014年,民商投资在资本运作相关业务上表现抢眼。正式启动投资并购业务与2家上市公司签订了并购战略协议,同时参与了多家上市公司的定增业务。其中,招商银行在定增业务上累计给予了民商集团30亿元的综合授信。

  “人才决定一个公司的生死成败。”王金山表示,民商投资团队高管成员均来自国际大型投资公司、国内大型上市公司或国内大型证券公司,选拔要求每个人要满足“有战略思想”、“擅实战”、“接地气”三个标准,这样才能帮企业规避风险。

  失败 意见不合找不到项目

  提及抱团,我市另一家企业的高管却有些郁闷,“我们是由本土十几家企业共同筹资成立的抱团公司,注册资本金上亿元,股东累计资产100亿元以上。”

  “但经济大环境疲软,项目进展缓慢。”昨日,该高管表示,“我们考察了很多项目,意见不统一,项目也选不上。没有好项目,股东投资也没积极性。”

  “去年,我们换了几个高管,每个都做不长。”该高管表示,很难管理,股东意见根本达不成统一。本来公司预计用五年时间发展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产值超50亿元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公司,2020年成为产值上百亿元的上市公司。现在看来有些遥遥无期。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很多抱团公司仍处于前期投资阶段,甚至还没找到一个可盈利的项目。对记者提出的采访,这些企业大多数都婉拒了。

  观察

  三大瓶颈制约发展

  抱团容易,发展难。3年来,民企抱团频繁上演,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其中,高管人才缺乏、股东意见难调和、项目难寻成主要发展难题。

  瓶颈 高管频繁更迭

  高管更迭在民企联合体中时有发生,甚至有集团不止换了一个CEO。在另一抱团成立的金融投资公司做了三年舵手的许先生同样选择离开,他的理由则是股东们理念不一致,难以走到一起。

  该人士称,股东和经营团队间存在磨合过程,磨合不好就会处于“胶着”状态。他坦言,在抱团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最难发挥。原本重新运营全新的企业和项目就需磨合,更何况还要让有不同经营理念的股东达成共识,非常不易。

  在我市一家抱团民企集团老板看来,大多抱团企业来自于实业,对资本市场较陌生,对执行团队画出的“资本饼”产业往往缺乏信任。目前,市内一些民企联合体中,董事会和管理团队还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约束、考核机制。

  瓶颈 股东意见难调和

  沙商集团常务副总敬永认为,民企联合体出资人较多,来自不同领域,抱团后存在隔膜,甚至貌合神离。“简单来讲,大大小小的老板捧着真金白银来抱团多少都有‘赚快钱’的动机,对业绩和利润尤为看重,要的就是‘吹糠见米’,一旦短时间达不到既定目标,自然就会‘红脸’。”一家不愿具名的抱团民企老板称,股东很容易在投资项目上发生争议,从而错失商机。加之股东间信息不对称,利益协调分配不均,一旦有股东萌生退意,就可能产生“多米诺效应”,打破整个均衡状态。

  我市一位知名企业家向商报记者透露,自己已参与过多个抱团组织,但几乎都没看到成绩。原本是打算通过抱团,集聚更多资金,进军一些垄断行业或是拿到单打独斗难以拿下的大项目,但实际上,股东间意见分歧很大,每次开股东大会,征求项目意见,都以不欢而散而告终,最终,也没确定一个项目。

  瓶颈 资金易筹项目难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企业抱团中,难找到合适项目是大家普遍头疼的问题。

  其中,一家抱团企业的高管就向记者透露,2014年,他们公司专门组织的考察团队在全国地毯式搜索找项目,一年考察了70多个项目,但一个都没谈成。“

  重庆小天鹅集团总裁何永智称,她曾经在几年前与几个火锅老板合作,决定共同出资5000万元选项目投资,但在对一大堆项目进行梳理后,却发现选项目是件很难办的事情。最终合作不了了之。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多抱团企业都是进入的金融领域,有实质性项目的并不多,以我市一大型抱团企业为例,成立两年,到目前为止,仅有一个实业项目。